当前位置:ag真人官方-ag旗舰厅 >
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2019-04-22 18:30:10
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一、 自检试验检验计划
所有进场原材依据以下频率对其开展试验,进行每项检验:
1.水泥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2.粉煤灰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
3.磨细矿渣粉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
4.细骨料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5.粗骨料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6.外加剂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
7.水
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
8.钢材原材料
以同一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如每批重量超过60t,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件和一个弯曲试验试件。
9.钢筋焊接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和同接头形式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10、锚具、夹片
同一规格、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数量,每批不应超过1000件(套),硬度检验抽取3%~5%.
11、钢绞线
钢绞线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60t。
二、 原材拟外委试验检测计划
序号 | 外委项目 | 进场首检单位 | 周期检定单位 | 周期检测平率 | 备注 |
1 | 水泥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3个月 | ||
2 | 粉煤灰 | 3个月 | |||
3 | 矿粉 | 3个月 | |||
4 | 粗骨料 | 新选厂家 | |||
5 | 细骨料 | 新选厂家 | |||
6 | 减水剂 | 6个月 | |||
7 | 膨胀剂 | 6个月 | |||
8 | 压浆剂 | 6个月 | |||
9 | 水 | 12个月 | |||
10 | 锚具、夹片 | 1000套 | |||
11 | 钢绞线 | ||||
12 | 耐久性试件(抗冻、电通量) | 2000m3 | |||
13 | 耐久性试件(抗渗) | 5000m3 | |||
14 | 接地端子 | 新进厂家 | |||
15 | 预埋件 | 新进厂家 | |||
16 | 防水涂料 | 30吨 | |||
17 | 连接套筒 | 500个接头 | |||
18 | 泄水管 | 新进厂家 |
三、原材料常检、外委检测项目及指标
(一)、水泥
1、检测依据: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1 | 细度 | % | 80μm方孔筛筛余≤10.0 |
2 | 比表面积 | m2/kg | 300~350 |
3 | 凝结时间 | ≥45 | |
min | ≤600 | ||
4 | 氧化镁含量 | % | ≤5.0 |
5 | 三氧化硫含量 | % | ≤3.5 |
6 | 烧失量 | % | ≤5.0 |
7 | 安定性 | / | 沸煮法合格 |
8 | 游离氧化钙 | % | ≤1.0 |
9 | 抗折强度 | mpa | 3d≥3.5 |
mpa | 28d≥6.5 | ||
抗压强度 | mpa | 3d≥17.0 | |
mpa | 28d≥42.5 | ||
10 | 碱含量 | % | ≤0.60 |
11 | 氯离子含量 | % | ≤0.06 |
12 | 熟料中的c3a含量 | % | ≤8 |
13 | 密度 | g/cm3 | / |
(二)、粉煤灰
1、检测依据:
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1 | 细度 | % | 45μm方孔筛筛余≤12.0 |
2 | 氯离子含量 | % | ≤0.02 |
3 | 需水量比 | % | ≤95 |
4 | 含水量 | % | ≤1.0 |
5 | 烧失量 | % | ≤3.0 |
6 | 三氧化硫含量 | % | ≤3.0 |
7 | 氧化钙含量 | % | ≤10 |
8 | 游离氧化钙含量 | % | ≤1.0 |
9 | 活性指数 | % | / |
10 | 碱含量 | % | / |
11 | 安定性 | % | 沸煮法合格 |
(三)、矿粉
1、检测依据:
gb/t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1 | 氧化镁含量 | % | ≤14.0 |
2 | 三氧化硫含量 | % | ≤4.0 |
3 | 烧失量 | % | ≤3.0 |
4 | 氯离子含量 | % | ≤0.06 |
5 | 比表面积 | m2/kg | 400~500 |
6 | 需水量比 | % | ≤100 |
7 | 流动度比 | % | ≥95 |
8 | 活性指数 | % | 7d≥75 |
% | 28d≥95 | ||
9 | 碱含量 | % | / |
10 | 密度 | g/cm3 | / |
11 | 含水量 | % | ≤1.0 |
(四)、减水剂
1、检测依据:
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jc473-2001 混凝土泵送剂
jg/t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1 | 水泥净浆流动度 | mm | ≥240 |
2 | 硫酸钠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 | ≤5.0 |
3 | 氯离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 | ≤0.6 |
4 | 碱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 | ≤10 |
5 | 减水率 | % | ≥25 |
6 | 含气量 | % | ≤3.0 |
7 | 甲醛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 | ≤0.05 |
8 | 坍落度保留值 | mm | 30min≥180 |
mm | 60mm≥150 | ||
9 | 常压泌水率比 | % | ≤20 |
10 | 压力泌水率比 | g/cm3 | ≤90 |
11 |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 / | 无锈蚀作用 |
12 | 抗压强度比 | % | 7d≥140 |
% | 28d≥130 | ||
13 | 凝结时间差 | min | 初凝> 90 |
14 | 固含量 | % | / |
15 | 收缩率比 | % | ≤110 |
16 | 密度 | g/cm3 | / |
17 | ph值 | / | / |
18 |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 % | ≥80 |
(五)、细骨料
1、检测依据: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tb/t2922.1-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相法
tb/t2922.5-200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快速砂浆棒法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颗粒级配 | / | 符合ⅱ区砂要求 | |
2 | 含泥量 | % | ≤2.0 | |
3 | 泥块含量 | % | ≤0.1 | |
4 | 云母含量 | % | ≤0.5 | |
5 | 轻物质含量 | % | ≤0.5 | |
6 | 有机物含量 | % | 浅于标准色 | |
7 | 细度模数 | / | 2.6~3.0 | |
8 | 吸水率 | % | ≤2 | |
9 | 坚固性 | % | ≤8 | |
10 |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 | ≤0.5 | |
11 | 氯离子含量 | % | ≤0.02 | |
12 | 碱活性 | 岩相法 | / | 非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 |
快速砂浆棒法 | % | <0.10 |
(六)、粗骨料
1、检测依据: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tb/t2922.1-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相法
tb/t2922.5-200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快速砂浆棒法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颗粒级配 | / | 应在级配区 | |
2 | 含泥量 | % | ≤0.5 | |
3 | 泥块含量 | % | ≤0.1 | |
4 | 压碎指标值 | % | ≤10 | |
5 |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 % | ≤5 | |
6 | 岩石抗压强度 | mpa | ≥100 | |
7 | 紧密空隙率 | % | <40 | |
8 | 吸水率 | % | <1 | |
9 | 坚固性 | % | ≤5 | |
10 |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 | ≤0.5 | |
11 | 氯离子含量 | % | ≤0.02 | |
12 | 碱活性 | 岩相法 | / | 非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 |
快速砂浆棒法 | % | <0.10 |
七、混凝土拌合用水及养护用水
1、检测依据:
jgj63-2006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9]152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修订条文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1 | ph值 | / | >4.5 |
2 | 不溶物含量 | mg/l | <2000 |
3 | 可溶物含量 | mg/l | <2000 |
4 | 氯化物含量 | mg/l | <200 |
5 | 硫酸盐含量 | mg/l | <600 |
6 | 碱含量 | mg/l | <1500 |
7 | 抗压强度比(28d) | % | ≥90 |
8 | 凝结时间差 | min | ≤30 |
min | ≤30 |
八、管道压浆剂
1、检测依据:
tb/t3192-2008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凝结时间 | 初凝 | h:min | ≥4h | |
终凝 | h:min | ≤24h | |||
2 | 出机流动度 | s | 14~22 | ||
3 | 30 min流动度 | s | ≤30 | ||
4 | 24h自由泌水率 | % | 0 | ||
5 | 毛细泌水率(3h,23℃) | % | ≤0.1 | ||
6 | 压力泌水率 | 0.22mpa | % | ≤3.5 | 孔道垂直高度≤1.8m |
0.36mpa | % | ≤3.5 | 孔道垂直高度>1.8m | ||
7 | 充盈度 | / | 合格 | ||
8 | 7天强度 | 抗折强度 | mpa | ≥6.5 | |
抗压强度 | ≥35 | ||||
9 | 28天强度 | 抗折强度 | mpa | ≥10 | |
抗压强度 | ≥50 | ||||
10 | 24小时自由膨胀率 | % | 0~3 | ||
11 |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 / | 无锈蚀 | ||
12 | 含气量 | % | 1~3 | ||
13 | 氯离子含量 | % | / | ||
14 | 碱含量 | % | / |
九、防水涂料
1、检测依据:
科技基[2007]56号 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颜色 | —— | 除黑色的其他颜色 | |
2 | 拉伸强度 | mpa | ≥6.0 | |
3 | 抗拉强度保持率 | 加热处理 | % | ≥100 |
4 | 碱处理 | % | ≥70 | |
5 | 酸处理 | % | ≥80 | |
6 | 断裂伸长率 | 无处理 | % | ≥450 |
7 | 加热处理 | % | ≥450 | |
8 | 碱处理 | % | ≥450 | |
9 | 酸处理 | % | ≥450 | |
10 | 低温弯折性 | 无处理 | —— | 无裂纹 |
11 | 加热处理 | —— | ||
12 | 碱处理 | —— | ||
13 | 酸处理 | —— | ||
14 | 表干时间 | h | ≤4 | |
15 | 实干时间 | h | ≤24 | |
16 | 不透水性 0.4mpa,2h | —— | 不透水 | |
17 | 加热伸缩率(80℃,168h) | % | ≥-4.0,≤1.0 | |
18 | 固体含量 | % | ≥98 | |
19 |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 | mpa | ≥0.6 | |
20 | 与混凝土粘结强度 | mpa | ≥2.5 | |
21 | 撕裂强度 | n/mm | ≥35.0 | |
22 | 与混凝土剥离强度 | n/mm | ≥3.5 | |
23 | 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500h | —— | 无开裂、无起皮剥落 |
十、pcv泄水管
1、检测依据:
gb/t20221-2006 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单位 | |
1 | 外观和颜色 | 管材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纹、凹陷、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管材端部应切割平整,并应与轴线垂直 | / | |
2 | 尺寸 | 平均外径 | 管径 0.3mm | mm |
平均壁厚 | / | |||
3 | 环刚度 | ≥8 | kn/m2 | |
4 | 二氯甲烷浸渍 | 表面无变化 | / | |
5 | 落锤冲击(tir) (0℃) | ≤10 | % | |
6 | 封闭性试验 | 无渗漏 | / |
十一、锚具
1、检测依据:
tb/t3193-2008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静载锚固性能 | 锚固效率系数ηa | / | ≥0.95 |
极限总应变εapu | % | ≥2.0 | ||
2 | 锚板强度 | / | 残余变形≤支承垫板内边缘直径的1/600 | |
/ | 1.2倍荷载时锚板不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或破坏 |
十二、接地端子
1、检测依据:
q/421jzb001-2007 路基型,桥梁、隧道型,无砟接地端子,接地母排通用
铁集成[2006]220号 关于印发《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接地端子材质 | cr | % | ≥16 |
2 | ni | % | ≥5 | |
3 | mo | % | ≥2 | |
4 | c | % | ≤0.08 | |
5 | 端子与钢筋配合处接触面积 | mm2 | ≥200 |
十三、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及套筒
1、检测依据:
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jgj163-2004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gb/t20125-2006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astme1019-2008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连接套筒材质 | c | % | 0.42~0.50 |
si | % | 0.17~0.37 | ||
mn | % | 0.50~0.80 | ||
s | % | ≤0.035 | ||
p | % | ≤0.035 | ||
2 | 接头抗拉强度 | mpa | ≥f0st或≥1.10fuk | |
备注 | 1、f0st —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2、fu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455mpa。 |
十四、预埋件
1、检测依据:
gb/t4956-2003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1 | 防护层厚度 (多元合金共渗层) | μm | / |
2 | 防护层厚度 (达克罗涂层) | μm | / |
3 | 防护层厚度 (封闭层) | μm | / |
4 | 防护层厚度 (多元合金共渗、达克罗及封闭层) | μm | / |
5 | 中性盐雾试验(500h) | / | 表面良好,未出现红锈 |
十五、混凝土耐久性
1、检测依据:
jg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电通量,56d | c | <1000 | |
2 | 抗冻融循环56d,200次 | 重量损失率 | % | ≤5 |
相对动弹性模量 | % | ≥60 | ||
3 | 抗渗,28d | / | >p20 |
十六、混凝土膨胀剂
1、检测依据:
gb23439 混凝土膨胀剂
2、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技术要求 | ||
1 | 氧化镁 | % | ≤5.0 | ||
2 | 含水率 | % | ≤3.0 | ||
3 | 细度 | 比表面积 | m2/kg | ≥250 | |
4 | 0.08mm筛筛余 | % | ≤12 | ||
5 | 1.25mm筛筛余 | % | ≤0.5 | ||
6 | 凝结时间 | 初凝 | min | ≥45 | |
7 | 终凝 | h:min | ≤10 : 00 | ||
8 | 总碱量 | % | ≤0.75 | ||
9 | 氯离子含量 | % | ≤0.05 | ||
10 | 抗压强度 | 7天 | mpa | ≥25.0 | |
11 | 28天 | mpa | ≥45.0 | ||
12 | 抗折强度 | 7天 | mpa | ≥4.5 | |
13 | 28天 | mpa | ≥6.5 | ||
14 | 限制膨胀率 | 水中 | 7天 | % | ≥0.025 |
15 | 28天 | % | ≤0.10 | ||
16 | 空气中 | 21天 | % | ≥-0.020 | |
17 |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 / | 无锈蚀 |
2010年3月
中铁一局物资工贸有限公司
兴平东梁场试验室
附表:
材料名称 | 项目 | 原材标准 | |||||
质量指标 | 抽检频次 | 全检频次 | |||||
水泥 | 1 | 烧矢量 | p·ⅰ型≤3.0% p·ⅱ型≤3.5% p·o型≤5.0% |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出厂日期达3个月水泥 | |
2 | 氧化镁 | 5.0%(如果压烝合格可放宽至6%) | √ | ||||
3 | 三氧化硫 | ≤3.5% | √ | ||||
4 | 细度 | ≤10%(普硅) | √ | √ | |||
5 | 凝结时间 | p·o型:初凝≥45分,终凝≤10小时 p·ⅰ、p·ⅱ型:初凝≥45分,终凝≤6.5小时 | √ | √ | |||
6 | 安定性 | 合格 | √ | √ | |||
7 | 强度 | 不低于42.5级(p.o:3d抗压≥17.0、抗折≥3.5、28d抗压≥42.5、抗折≥6.5) | √ | √ | |||
8 | 碱含量 | ≤0.6% | √ | ||||
9 | 比表面积 | ≤350㎡/kg | √ | √ | |||
10 | (游离)氧化钙 | ≤1.5% | √ | ||||
11 | 助磨剂名称及掺量 | 质量符合jc/t667掺量≤水泥质量0.5% | √ | ||||
12 | 石膏名称及掺量 | 天然石膏或水泥无害的工业副产石膏 | √ | ||||
13 | 混合材名称及掺量 | 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石灰石和砂岩(石灰石a2o3≤2.55%) | √ | ||||
14 | 氯离子含量 | ≤0.06% | √ | ||||
15 | 熟料c3a含量 | ≤8% ≤5%(强腐蚀环境) | √ | ||||
细骨料 | 1 | 筛分 | 符合级配要求 | √ | 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细骨料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 |
2 | 吸水率 | ≤2.0% | √ | ||||
3 | 细度模数 | 2.6~3.0 | √ | √ | |||
4 | 含泥量 | ≤2.0% | √ | √ | |||
5 | 泥块含量 | ≤0.1% | √ | √ | |||
6 | 坚固性 | 质量损失≤8% | √ | ||||
7 | 云母含量 | ≤0.5% | √ | √ | |||
8 | 轻物质含量 | ≤0.5% | √ | √ | |||
9 | 石粉含量(机制砂) | ≤0.5(mb<1.40) ≤2.0(mb≥1.40) | √ | ||||
10 | 有机物含量 | 颜色不深与标准色 | √ | √ | |||
11 | 压碎指标(机制砂) | <25% | √ | ||||
12 |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0.5(折算成so3) | √ | ||||
13 | 氯离子含量 | ≤0.02 | √ | ||||
14 | 碱活性 | 砂浆棒膨胀率<0.10% | √ | ||||
粗骨料 | 1 | 颗粒级配 | 最大粒径≤25mm | √ | 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粗骨料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 |
2 | 岩石抗压强度 | ≥2倍混凝土强度 | √ | ||||
3 | 吸水率 | <2% | √ | ||||
4 | 紧密空隙率 | 宜<40% | √ | ||||
5 | 压碎指标 | ≤10% | √ | √ | |||
6 | 坚固性 | ≤5% | √ | ||||
7 | 针片状颗粒含量 | ≤5% | √ | √ | |||
8 | 含泥量 | ≤0.5% | √ | √ | |||
9 | 泥块含量 | ≤0.1% | √ | √ | |||
10 |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0.5(折算成so3) | √ | ||||
11 | 有机物含量(卵石) | 颜色不深与标准色 | √ | ||||
12 | 碱活性 | 砂浆棒膨胀率<0.10% | √ | ||||
拌和及养护水 | 1 | ph值 | >4.5 | √ | 任何新水源或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或使用同一水源达一年者 | ||
2 | 不溶物含量 | <2000mg/l | √ | ||||
3 | 可溶物含量 | <2000mg/l | √ | ||||
4 | 氯化物含量 | <500mg/l <2000mg/l(氯盐环境) | √ | ||||
5 | 硫酸盐含量 | <600mg/l | √ | ||||
6 | 硫化物含量 | <100mg/l(tb10210) | √ | ||||
7 | 凝结时间 | 凝结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30min | √ | ||||
8 | 抗压强度比 | ≥90% | √ | ||||
减水剂 | 1 | 水泥净浆流动度 | ≥90min | 每批不大于5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混凝土外加剂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6个月者 | |
2 | 硫酸钠含量 | ≤10.0% | √ | ||||
3 | 氯离子含量 | ≤0.2% | √ | ||||
4 | 碱含量(na2o 0.658k2o) | ≤10.0% | √ | ||||
5 | 减水率 | ≥25% | √ | √ | |||
6 | 含气量 | ≥3.0(非抗冻混凝土) ≥4.5(抗冻混凝土) | √ | √ | |||
7 | 坍落度保留值 | ≥180(30min) ≥150(60min) | √ | ||||
8 | 常压泌水率 | ≤20% | √ | √ | |||
9 | 压力泌水率 | ≤90% | √ | ||||
10 | 抗压强度比 | 3d≥130%、7d≥125%、28d≥120% | √ | √ | |||
11 | 对钢筋的锈蚀 | 无锈蚀 | √ | ||||
12 | 收缩率比 | ≤135% | √ | ||||
13 |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 ≥80% | √ | ||||
14 | 匀质性指标 | 含固量、密度、ph值 | √ | ||||
15 | 碱-硅酸反应抑制效能 | 当需要时进行胶凝材料抑制效能试验 | √ | ||||
16 | 凝结时间差 | 初凝> 120,终凝无要求 | √ | ||||
粉煤灰 | 1 | 细度 | ≤12% | √ | 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粉煤灰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3个月者 |
2 | 烧矢量 | ≤3% | √ | √ | |||
2 | 含水率 | ≤1.0%(干排灰) | √ | ||||
4 | 需水量比 | ≤100% | √ | √ | |||
5 | 三氧化硫含量 | ≤3.0% | √ | ||||
6 | 碱含量 | 无要求 | √ | ||||
7 | 氯离子含量 | 不宜大于0.02% | √ | ||||
8 | 活性指数 | ≥70.0% | √ | √ | |||
磨细矿渣粉 | 1 | 密度 | 2.8 | √ | 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磨细矿渣粉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3个月者 |
2 | 比表面积 | 宜为400~500m2/kg | √ | √ | |||
3 | 烧矢量 | ≤3.0% | √ | √ | |||
4 | 氧化镁含量 | ≤14% | √ | ||||
5 | 三氧化硫含量 | ≤4.0% | √ | ||||
6 | 氯离子含量 | ≤0.02% | √ | ||||
7 | 含水率 | ≤1.0% | √ | ||||
8 | 流动度比 | 流动度比≥100% 需水量比≤100% | √ | √ | |||
9 | 碱含量 | 无要求 | √ | ||||
10 | 活性指数 | ≥95%(28天) | √ | √ | |||
压浆剂 | 1 | 凝结时间 | ≥4h(初凝) ≤24h(终凝) | √ | 每批不大于100t同厂家、同规格、同型号压浆料 | √ | 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6个月者 |
2 | 流动度 | 18±4s(初机流动度) ≤30s(30min流动度) | √ | √ | |||
3 | 泌水率 | 0%(24h自由泌水率) ≤0.1%(3h毛细泌水率) | √ | √ | |||
4 | 压力泌水率 | ≤3.5%(孔道垂直高度≤1.8m时为0.22mpa、高度>1.8m时为0.36mpa) | √ | ||||
5 | 充盈度 | 合格 | √ | ||||
6 | 7d强度 | ≥6.5mpa(抗折) ≥35mpa(抗压) | √ | √ | |||
7 | 28d强度 | ≥10mpa(抗折) ≥50mpa(抗压) | √ | √ | |||
8 | 24小时自由膨胀率 | 0~3% | √ | √ | |||
9 | 对钢筋的锈蚀 | 无锈蚀 | √ | ||||
10 | 含气量 | 1~3% | √ | ||||
11 | 氯离子含量 | ≤胶凝材料总量0.06% | √ | ||||
12 | 碱含量 | 总碱量≤0.75% | √ | ||||
热轧带肋钢筋 | 1 | 抗拉强度 | ≥455mpa | √ | 每批不大于60t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的钢筋 | √ | 任何新选厂家 |
2 | 屈服强度 | ≥335mpa | √ | √ | |||
3 | 伸长率 | ≥17% | √ | √ | |||
4 | 冷弯 | 3d(6-25)合格 | √ | √ | |||
5 | 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 | ≥7.5% | √ | √ | |||
热轧光圆钢筋 | 1 | 抗拉强度 | ≥370mpa | √ | 每批不大于60t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的钢筋 | √ | 任何新选厂家 |
2 | 屈服强度 | ≥235mpa | √ | √ | |||
3 | 伸长率 | ≥25% | √ | √ | |||
4 | 冷弯 | d(6-25)合格 | √ | √ | |||
5 | 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 | ≥10% | √ | ||||
钢绞线 | 1 | 破断负荷 | ≥260mpa | √ | 每批不大于30t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的钢绞线 | √ | 任何新选厂家 |
2 | 屈服负荷 | ≥234mpa | √ | √ | |||
3 | 弹性模量 | 195±10gpa | √ | √ | |||
4 | 极限伸长率 | ≥3.5% | √ | √ | |||
5 | 松弛率 | ≤1.0%(公称力的60%) ≤2.5%(公称力的70%) ≤4.5%(公称力的80%) | √ | ||||
锚具 | 1 | 外观 | 尺寸、硬度满足要求 | √ | 每批不大于1000套的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锚具或夹具或连接器,锚板外观抽检频率为5%-10%,硬度抽检频率为3%-5% | √ | 任何新选厂家 |
2 | 锚固效率系数 | ≥0.95% | √ | ||||
3 | 极限拉力总应变 | ≥2.0% | √ | ||||
4 | 锚口摩阻 | 宜≤6% | √ | ||||
5 | 喇叭口摩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