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ag真人官方首页 >
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隧道部分高频考点
2021-05-29 11:34:49
考点一:
公路隧道基本组成:
山岭公路隧道结构除洞门和裸露明洞外,全部埋入地下,一般置于地层包围之中。是由围岩、喷锚衬砌(初期支护)、模筑混凝土衬砌(二次衬砌)、仰拱衬砌、仰拱填充、防水层、排水盲管、深埋水沟、路侧边沟、路面结构、电缆沟及盖板等组成,根据隧道不同长度,隧道内还须配备照明、通风、监控、交通工程设施、防火、防灾救援设施等机电设施和管理设施。
考点二:
开挖质量标准基本要求:
(1)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当石质坚硬完整且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凸出部分(每1m2内不大于0.1m2)侵入断面,锚喷支护时,欠挖值不得大于30mm,混凝土衬砌时,欠挖值不大于50mm。
(3)应尽量减少超挖。
(4)隧道开挖轮廓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大小宜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进行调整。
(5)仰拱超挖部分必须回填密实。
考点三:
锚杆杆体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1)抗拉强度:锚杆在工作时主要承受拉力,检查材质时应首先检测其抗拉强度。
(2)延展性:锚杆是在隧道围岩发生变形后发挥作用,过脆可能导致锚杆中途断裂失效,对于杆体材料为钢材的锚杆,其断后伸长率不应小于16%。
(3)弹性:对管缝式锚杆,要求原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使锚杆安装后管壁和孔壁紧密接触。检查时可采用现场弯折或锤击,观察其塑性变形情况。
3.锚杆长度:锚杆长度应不小于设计长度,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考点四:
混凝士抗渗性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硬化后的防水性能,以测定其抗渗等级。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可分为三种:
(1)设计抗渗等级。它是根据地下工程的埋深以及水力梯度(最大作用水头与建筑物最小壁厚之比)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由勘测设计确定。
(2)试验抗渗等级。用于确定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时测定的抗渗等级。最终的抗渗等级在设计抗渗等级的基础上提高0.2mpa来确定。
(3)检验抗渗等级。它是对防水混凝土抗渗试件进行抗渗试验所测定的抗渗等级。检验抗渗等级不得低于设计抗渗等级。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应遵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执行,试验方法有渗水高度法与逐级加压法两种,下面以逐级加压法为例进行介绍。
考点五:
地表沉降量测:
2.测点布置:地面观测测点布置在隧道上方隧道开挖可能引起地表沉降的区域。量测断面尽可能与隧道轴线垂直,根据地表纵向坡度确定地表量测断面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断面间距5~10m地表纵向坡度较陡时,断面布置间距小、数量少;地表纵向坡度较缓时,断面布置间距大数量多。量测断面宜与洞内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置在同一个断面(桩号)。
单洞隧道每个量测断面的测点不少于5个,连拱隧道每个量测断面测点不少于7个。横向布置间距为2~5m,一般布置7~11个测点,隧道中线附近较密。小净距隧道、四车道大断面隧道,根据情况适当加密。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考点六:
钢架应力量测:
1.基本原理:
岩体声波测试,是对岩体(岩石)施加动荷载、激发弹性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来研究岩体(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构造特征,一般用波速、波幅、频谱等参数进行表征。岩体虽非理想弹性介质,但如果作用应力小且持续时间短,所产生的质点位移量也非常小,一般不超过其弹性变形范围,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则可把岩体视为弹性介质,这是用弹性波法对岩体进行测试的基础。目前在声波测试指标中应用较普遍的是纵波速度次之为横波速度和波幅变化的观测。在岩体中,波的传播速度与岩体的密度及弹性常数有关,受岩体结构构造、地下水、应力状态的影响,一般说来有如下规律
(1)岩体风化、破碎、结构面发育,则波速低衰减快,频谱复杂
(2)岩体充水或应力增加,则波速增高,衰减减少,频谱简化
(3)岩体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使波速与频谱的变化也相应地表现出不均一性和各向异性。
利用上述原理,在岩体中造成小的扰动,根据所得的弹性波(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特性与正常情况相比,即可判定岩体受力后的形态。
考点七: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地层岩性预报,包括对地层岩性、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体等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预报,包括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等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条件预报,包括对岩溶、采空区、人工洞室、瓦斯等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状况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断层、裂隙水等发育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5)对围岩级别变化的判断。